



战前槟榔屿是欧亚船舶经常停泊的港口,除了客货轮川行外,还有不少帆船和舯舡航行,航运堪称畅通。
百余年来,槟城对邻近国家的贸易,仍以进行物物交换,一直到50
年代才渐告停顿。泰国的木材,亚齐的槟榔枳,缅甸的仰光豆赂等等,各港口运来槟城或转口的物产是相当的多,船舶多为木造帆船。
由欧美英澳,印度日本,中国香汕厦沪等较远地的货物则由大货轮或客货船运来。槟城海墘(Weld Quay),港口码头Sweetenham Pier 的深度在低潮时容不下吃水深的大货轮靠岸,唯有停在海中, 将货轮内的散杂货物由船舱吊卸到舯舡, 再驳到码头仓库。舯舡业是当年海运中的主要辅助与支线运输工具。
舯舡(Tongkang)为大型木造舢板,船身高度比一般舢板高深, 以便容纳较多货物,由拖船(Tugboat) 拖动营运水域。码头工友(苦力)在海墘(Weld Quay)由舯舡驳运来的货物扛卸到码头仓库或货车, 要不就是把欲出口的货物卸下到舯舡, 再驳到海面的专船载往目的地。
80 年代舯舡还很普遍地在海墘运转,至到90年代集装箱 (Container) 运输的普及,船主无货可载,才开始陷入停顿状态。今天槟城海面木造舯舡已告绝迹,被铁驳船 (Steel Barge) 取而代之。
当年舯舡兴盛时期,槟城造船厂约有几十间,多为华人开设的,散设在北海双溪赖,槟城日落洞,海墘一带。今天在海墘红灯角海滩,可见到被遗弃在烂泥中的旧舯舡,任由风吹日晒,海水冲刷,局部地风化腐烂为烂泥。 想不到当年舯舡的建造工地竟成为它们的葬身之地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